12月初保利秋拍中,一件宫廷物件摩根旧藏的翡翠辟邪水丞闪耀全场,拔得当场拍卖头筹。这是一件皇宫重器,它在清代末年流失海外,百转千回终于回到中国。那么,这件顶级翡翠到底有什么故事?为何拍出如此天价?
据悉,这件拍品在拍卖前是没有估价的,这件拍品拍卖之前,场内的人是越聚越多,以2800万起拍,经过十多分钟的争夺,最终以4300万落槌,加上15%的佣金,以4945万元成交。
这件本应被珍藏于皇宫密苑中的宫廷文房陈设重器却于清代末年遗散出宫并散失海外,20世纪初期被当时的美国巨富J.P.Morgan(1837-1913)收藏,并历经其家族先后五代近一个世纪秘藏至今,在1914年编订完成的J.P.Morgan官方资产名录里对此件翡翠辟邪有着明确的记载。它如今的收藏者直接得自于美国马萨诸塞州J.P.Morgan之子J.P.Morgan,Jr.(1867-1943)的曾外孙Walter H.Page.Jr.之手。
这件辟邪水丞,是一件带有“乾隆年制”年款的宫廷款型的乾隆翠玉雕刻,采用整块翡翠为原料,通体长逾38厘米,而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著名的“翠玉白菜”,其长度不过18.7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翠卧牛”的长度仅为15.1cm。可见,此件翡翠辟邪的体量不但在宫廷翡翠雕件中首屈一指,在清代玉器雕刻的动物摆件中也属罕有的大尺寸。
这件作品使用的翡翠水头很好,没有杂质和柳裂,通体呈现均匀的浅水绿色,局部带有黄翡巧色,有白玉的温润感。辟邪昂首作伏卧状,长尾上卷高扬,极具张力,眉突出如卧蚕,双目圆凸,目光如炬,卷耳,头顶中部有一角,四爪踞地伏卧,肩胛处有火焰状云纹装饰,毛发雕刻细致入微,造型既富神性又憨态可掬,与乾隆玉雕动物的神韵一致。
周身未雕琢繁杂纹饰,基本光素留白,并保留了一些玉石原本的璞皮质色,目的在于尽显玉材质地温润之美。另外,辟邪尾巴的设计可见乾隆不惜用料,一般汉代的古玉雕刻,尾巴就料而制,或者让尾巴塌下来或者卷进去,而这件辟邪的尾巴是立体的,需要一整块玉作掏空处理。辟邪背部中央开有一圆柱形孔槽,可作贮水之用。
水丞又称水中丞,我们通常多称就是水盂。它是置于书案上的贮水器,用于贮砚水,多属扁圆形,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为文房一重要器具。但是这种珍贵的材料制作的水丞实际上陈设价值大于实用价值。
更为难得的是其腹部阴刻有“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这在雕刻作品中并不多见,明确地表明了其制作的年代。据宫中档案记载,此类篆书款均为皇帝亲自下令由宫廷“玉作”中特定的工匠来完成。辟邪的形象自唐代以后较少出现,及至清代乾隆年间,由于乾隆皇帝好古,对古玉更是有着非同一般的痴迷与喜爱,我们可在当时宫廷所藏的数件古玉辟邪身上看到乾隆皇帝亲自授意刻于其上的御制年款及御制诗词,足可见对其的重视和喜爱。
北京保利拍卖古董珍玩部总经理表示:这件珍贵拍品是国内藏家所购买,经过百年旅程,乾隆翡翠水丞能够回归国内,值得欣慰。宫廷翡翠摆件存世量稀少,刚开始被收藏家所认识,类似这样的顶级作品还缺乏可供参考的成交纪录,所以作品价格相较同类型白玉摆件还有一点差距。但是藏家能够给出接近5000万的价位,代表了市场对作品的认可,为翡翠摆件树立了价格的标杆。
由于翡翠资源的减少,人们开采日益枯竭,现代的翡翠价格也上涨飞快。再加上翡翠是中国的国宝,人们需求的加大使得翡翠晋升成为奢侈品,造假者也增多。提醒消费者购买翡翠应到正规商场购买,以免上当受骗。
作者:山东商报 来源:中国环球网 |